五個月的變革已經過去了,在這五月當中非常感謝何總,澤亞咨詢的駱老師,蘇老師,鄔老師,感謝他們的寬容與理解,感謝他們教導與支持,還有在座各位同事的支持與配合,謝謝您們!
通過這五個月的變革讓我感受最深的是改人,要少講道理,多用事實!
以前我總是認為改變人要怎么改?把改人理解成罵人和訓人,這樣改人也許會越改越糟。通過變革,讓我明白其實改變人也并不是每天滔滔不絕的跟她們講大道理。其實只要每天把賬算清楚,把事實擺清楚,她們就會自己選擇改變,因為改變對她們是有利的。例如,這次針車員工主動提出加班來完成我們所給的產量目標,這是為什么?是因為這樣做,對她們是有利的,這也是改變了我們以前一直困擾的員工不愿意加班提產的問題。這就是通過數據與算賬的方法讓她們明白這樣做的好處。
這五個月來,沒有出現像上半年那樣停工待料的現象,我們采用了澤亞咨詢老師教給我們的方法:生產周協(xié)調會議、日生產排查表、月生產要素評估會...,透過這些方法讓大家都參與到我們的生產進度里面來,很好地發(fā)揮了團隊協(xié)作的作用。也正是透過這些方法,我們的產量才歷史性地突破了8萬雙/月,而這卻是我們之前認為根本不可能實現的事。
變革雖然已經結束了,但這只是我們才邁出的第一步,我們將如何走好接下來的路?我們要好好利用老師教會我們的工具,例如用PK方案來進行瓶頸攻關、質量專項培訓、劣優(yōu)獎罰等等,這些方法我們可以用好好的利用在我們后續(xù)的工作中。
同時,好好利用何總所提出來的管理七要素(目標—數據—標準—執(zhí)行—檢查—總結--提升),當你接到公司給你目標的時候,首先不要想這個是不可能完成的,我們作為管理就是要將不可能的事變成有可能的事,當然這也不是在叫口號就能完成的,為了目標那你就要窮盡資源,把可以利用的資源都用上去、用到位,比如我和彭助,我們都是為大家服務的資源。有了目標后就會一定有數據,目前,我們已經建立了一整套的數據鏈,通過數據,分析我們管理不到位的地方,然后開始建立管理標準,標準不是說下就可以的,一定要做好目視化,要讓做事的員工看得到、看得懂,圖文并茂地告訴她正確的與不正確的做法。
最后,再次感謝澤亞咨詢各位老師對我們的幫助,使我在此次變革中受益匪淺。
萍鄉(xiāng)廣嶸鞋業(yè)公司:顏海輝(副廠長)